芝麻素是芝麻明嗎?專家解析芝麻素功效和怎麼吃最有效

芝麻,是我們餐桌上再熟悉不過的食材。但你可能沒想過,這顆小小種子裡,竟藏著一種被稱為「植物性營養之星」的成分——芝麻素(Sesamin)。

許多保健食品強調芝麻素具有護肝、抗氧化、幫助代謝調節等多重功效,也讓不少人開始疑惑:「芝麻素就是芝麻明嗎?每天吃芝麻是不是就等於在補芝麻素?」

事實上,芝麻素的攝取與吸收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。它不是單靠灑芝麻在飯上就能獲得足量的營養,而是需要從特定部位提取、濃縮,才能發揮真正的保健效果。

芝麻素是什麼?和芝麻明一樣嗎?

芝麻素(Sesamin)是從芝麻種子中萃取出的「木酚素」(lignan)類植化素,屬於脂溶性化合物,主要存在於芝麻仁的脂肪層中。它在自然界中含量不高,每100公克芝麻中僅含有約50毫克芝麻素,而大多數日常料理中所使用的芝麻,攝取量其實遠遠不足。

至於常被混淆的「芝麻明」這個名稱,實際上是芝麻素(Sesamin)的音譯,也就是英文名的「中文化說法」。兩者指的是同一個成分,並無差別。

不過,若想獲得具生理活性的芝麻素攝取量,僅靠日常飲食幾乎無法達標。因此市面上的芝麻素保健品,會透過特殊技術從芝麻油或芝麻粕中純化萃取出高濃度芝麻素,以利日常補充與功效應用。

簡單來說,芝麻含有芝麻素,但你吃到的芝麻 ≠ 吃到足量芝麻素。若有特定保健需求(如肝臟代謝、抗氧化調節等),就需要從標準化製程的保健品中補充才較能發揮實際效果。

5大芝麻素功效

芝麻素雖然不是人體必需營養素,但近年多項研究顯示,它在調節生理機能、抗氧化與代謝方面具有多重潛力。以下為目前最具研究基礎的五大芝麻素功效

芝麻素功效一:幫助肝臟代謝與解毒

芝麻素可誘導肝臟中與脂質代謝有關的酵素活性,有助於肝臟將脂肪酸分解與排除。部分研究指出,芝麻素能改善酒精性肝損傷與脂肪肝指數,是常見保肝產品中的主打成分之一。

芝麻素功效二:抗氧化、對抗自由基

芝麻素具有抑制脂質過氧化的能力,能保護細胞膜不受自由基傷害,減少細胞老化與慢性發炎風險,尤其對高壓生活族群或熬夜者有幫助。

芝麻素功效三:協助調節血脂與膽固醇

多篇動物與小型人體試驗發現,芝麻素可降低血中總膽固醇與低密度脂蛋白(LDL),同時保留好膽固醇(HDL),有助於維持心血管健康。

芝麻素功效四:改善代謝功能

芝麻素能透過影響AMPK訊號通路,幫助脂肪細胞分解脂質,促進熱量代謝,因此有研究將其應用於體脂管理與體重控制的營養輔助。

芝麻素功效五:支持荷爾蒙平衡

芝麻素屬於植物性木酚素,具有類似植物性雌激素的作用,對女性荷爾蒙平衡、經前不適或更年期調節具潛在支持性。

芝麻素補充方式與建議劑量一起看

芝麻素雖然存在於芝麻中,但若以保健劑量來看,每天光靠食物攝取恐怕得吃下數十湯匙的芝麻油,不僅不實際,也可能造成熱量過高。因此,市售芝麻素產品多為從芝麻粕中提取的濃縮精華,以膠囊、錠劑或複方形式補充較為理想。

補充時可掌握以下幾個芝麻素推薦重點:

  • 建議劑量
    一般保健用途的芝麻素攝取量約為每天10–50毫克。若用於肝臟代謝、體脂管理等進階需求,部分產品會提供達100毫克以上的劑量,但應依照產品標示或專業建議調整。
  • 搭配含油脂的食物一起吃更好吸收
    芝麻素屬於脂溶性植化素,若搭配油脂攝取,能提升吸收效率。建議與正餐一起服用,或選擇含有中鏈脂肪酸、磷脂等輔助成分的設計。
  • 複方搭配更具效果
    常見與芝麻素搭配的保健成分包括:維生素E(協同抗氧化)、牛磺酸(護肝調節)、Q10(能量代謝)與B群(提升疲勞恢復)。若目的是強化代謝與抗氧化力,可考慮選擇複方設計產品。

芝麻素怎麼挑?選擇產品前先看這三點

芝麻素產品看似單純,但在挑選時其實藏有不少眉角,包含成分純度、萃取來源與產品配方設計。以下三個重點能幫助你判斷產品品質,避免補錯方向:

  • 看成分來源與萃取方式
    高品質芝麻素通常標示來源為「芝麻粕」、「芝麻油粕萃取」或「純化芝麻木酚素」,代表來自芝麻脫油後的高濃度部位。若僅標示「芝麻萃取物」或未標示芝麻素含量,可能僅含微量或效果有限。
  • 確認標示劑量與純度
    市售產品芝麻素含量差異極大,從每顆5毫克到100毫克不等。建議選擇有明確標示「Sesamin」純度與劑量的產品,避免購買未標示標準化比例的複方補充劑。
  • 是否具備吸收助因或複方設計
    芝麻素屬脂溶性,單一成分補充效果較慢。若能搭配維生素E、磷脂、MCT等吸收助因,或含有協同作用成分(如牛磺酸、Q10、B群),更有助於整體代謝調節與抗氧化效益。

此外,也可優先挑選有第三方檢驗、原料來源清楚或專利技術支持的品牌,作為信任與安全性的加分指標。

芝麻素有副作用嗎?這些族群補充前要注意

芝麻素屬於天然植物來源的功能性成分,目前研究顯示安全性相當高,一般劑量下並無明顯毒性或嚴重副作用。不過,部分特殊情況仍應注意:

  • 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者
    芝麻素具備輕微抗氧化與抑制血小板凝集的潛在機制,若同時服用阿斯匹靈、華法林等抗凝血劑,建議事先諮詢醫師再補充。
  • 懷孕與哺乳期間婦女
    雖然芝麻素為天然成分,但因目前人體試驗資料有限,孕期或哺乳期間使用前應以安全為優先,避免高劑量長期補充。
  • 芝麻過敏體質者
    少數人對芝麻蛋白有過敏反應,雖芝麻素為脂溶性成分、非蛋白質,但若有過敏病史仍建議審慎評估產品來源與原料標示。

芝麻素攝取多久會見效?

芝麻素屬於植物性營養素,其作用偏向調節與慢性修復,因此不屬於立即見效型成分。根據目前的臨床試驗與動物實驗資料,多數研究介入時間為 4~12週,效果會隨補充時間逐漸累積。

常見的觀察指標包括:

  • 肝功能指數(如AST、ALT下降)
  • 抗氧化壓力指標(如MDA下降、SOD上升)
  • 血脂與膽固醇數值改善
  • 疲勞恢復與主觀壓力感減輕

因此建議芝麻素推薦補充應至少持續4週以上,穩定攝取、搭配生活作息調整,才能更有效觀察變化。

芝麻素與日常飲食怎麼搭?

為提升芝麻素吸收率與發揮效果,日常搭配方式與飲食習慣也需稍加留意:

  • 建議與含油脂餐一起吃:芝麻素為脂溶性,搭配含脂食物(如魚、堅果、橄欖油)可提升吸收率。
  • 避免空腹吞服單一芝麻素產品:若無油脂伴隨,吸收效率可能下降,建議隨餐或飯後補充。
  • 避免與高劑量纖維或鞣酸類食物同時攝取:如濃茶、草本萃取物,可能干擾脂溶性植化素吸收。
  • 不建議與酒精同時服用:特別是在進行肝臟保健目標時,應減少酒精與加工食品攝取,避免干擾芝麻素作用。

芝麻素適合什麼族群?這5種人補起來最有感

芝麻素並非人人都需要補充,但若你屬於以下這幾類族群,補起來可能更容易感受到正向變化:

芝麻素推薦|熬夜與高壓工作者

長期輪班、晚睡或精神壓力大的族群,肝臟與抗氧化系統常處於高負荷狀態。芝麻素能支持肝臟酵素活性、減少自由基堆積,有助於提升整體恢復力。

芝麻素推薦|代謝指數偏高者(高血脂、脂肪肝)

研究指出,芝麻素可調節脂質代謝、降低壞膽固醇,有助於改善血脂數值與肝臟脂肪堆積。對於已經有代謝症候群或脂肪肝傾向的人是保健首選之一。

芝麻素推薦|常喝酒或長期用藥者

芝麻素具備護肝作用,能抑制肝臟氧化壓力與發炎反應,對經常應酬、服用慢性病藥物的族群來說,有助於肝功能維持與修復支持。

芝麻素推薦|熟齡女性與更年期族群

芝麻素屬植物性木酚素,具弱雌激素樣作用,可輔助荷爾蒙平衡。對經期混亂、更年期不適如熱潮紅、情緒波動等狀況,有潛在緩解效果。

芝麻素推薦|運動族與工作強度高者

芝麻素參與能量代謝與抗氧化循環,對於體力負擔大或運動後恢復速度慢的人,可做為日常保養的輔助成分。

延伸閱讀:

GABA助眠?專家解析4大GABA功效和與安眠藥、褪黑激素的差異

靈芝有哪些功效?搞懂功效、吃法與注意事項不踩雷

參考資料:


Sesamin protects mouse liver against nickel-induced oxidative DNA damage and apoptosis by the PI3K-Akt pathway

Mechanisms mediating the synergistic anticancer effects of combined γ-tocotrienol and sesamin treatment

靈芝有哪些功效?搞懂功效、吃法與注意事項不踩雷

在過去,靈芝常被視為長輩才會補的傳統中藥材,但隨著研究進展與製程升級,靈芝已經逐漸轉型成為一種具有科學基礎的保健補充品,受到壓力大、睡不好、免疫力低落等現代人的重新關注。

靈芝含有多醣體、三萜類與酚類化合物等天然活性成分,研究顯示它可能具有調節免疫、幫助入睡、抗氧化與抗發炎等多重作用。如今不只是中藥鋪,從健康食品到複方膠囊,各種靈芝產品遍佈市面,要找對、補得有效,先理解靈芝功效、成分差異與使用禁忌,才能真正發揮保健效果。

靈芝是什麼?

靈芝是一種多孔菌類,學名為 Ganoderma lucidum,在中藥典籍中被列為「上品」,意指長期服用能扶正固本、無明顯毒性。現代研究則將靈芝歸類為具有「調節性免疫作用」的天然真菌保健成分,其主要活性來自於:

  • 多醣體(β-glucan):被廣泛研究與免疫調節有關,可能促進巨噬細胞與自然殺手細胞(NK cells)活性
  • 三萜類(triterpenoids):具苦味,是靈芝苦味來源,初步研究顯示可能參與抗發炎、肝臟保護等作用
  • 酚類與多酚物質:具抗氧化能力,可中和自由基,減少細胞氧化損傷

市面上常見的靈芝品種包括赤芝、紫芝、黑芝、松杉靈芝等,其中又以赤芝研究最完整、應用最廣,許多靈芝推薦產品皆以赤芝或其萃取物為主要來源。

靈芝可供作乾品、粉末、萃取液或膠囊製劑使用,依製程不同,其有效成分濃度與生物利用率也會有所差異,這是影響保健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。

靈芝功效有哪些?

靈芝不再只是象徵性補品,而是逐漸受到功能性保健食品領域重視的真菌類成分。根據現有研究與實務觀察,靈芝可能具備以下幾項核心功效:

靈芝功效:調節免疫功能

靈芝最廣為人知的作用之一是其「雙向免疫調節」能力。多醣體可活化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、T細胞與自然殺手細胞(NK cells),對免疫力低下者提供支持,也可能幫助過度活躍的免疫系統趨於穩定,適合長期疲勞、易感冒、恢復期保養族群。

靈芝功效:改善睡眠品質

靈芝在部分研究中被發現可能影響神經傳導物質,如GABA與血清素路徑,有助降低焦慮、延長非快速動眼期睡眠。臨床觀察指出,有靈芝成分的複方常被用於調整生理時鐘、入睡困難與夜間易醒等情況。

靈芝功效:支持肝臟與抗氧化保護

靈芝中的三萜類與酚類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,有助於減少肝臟負擔與氧化壓力。部分動物實驗顯示,靈芝萃取可能對肝指數上升具抑制作用,並有保肝潛力。

靈芝功效:抗發炎與呼吸道支持

靈芝被歸類為具有「免疫調節性草藥」,部分臨床使用案例應用於慢性過敏性鼻炎、支氣管炎輔助保健。雖尚需更多大規模人類研究佐證,但已有初步證據支持其抗發炎特性。

這些多重作用使靈芝成為現代壓力型體質、熟齡保健與免疫低落族群的熱門補充選擇之一,正是許多靈芝推薦產品強調的核心理由。

靈芝要怎麼吃?吃法與劑型選擇指南

靈芝不是吃越多越好,而是要選對劑型、吃對時機,讓活性成分真正被吸收與利用。市面上靈芝產品多元,從傳統乾燥原片到現代濃縮膠囊、液態萃取都有,以下是幾種常見吃法與建議:

  • 傳統煎煮:將靈芝原片或切片以小火煮水約1小時,可搭配枸杞、紅棗飲用。適合不怕味苦、偏好傳統漢方調理的人。但成分濃度與吸收率較不穩定,需長期持續才有可能見效。
  • 膠囊或錠劑型:多為高純度萃取濃縮後製成,便於劑量控制與攜帶,亦可避免味道苦澀。常見於複方產品中(如搭配牛樟芝、芝麻素、鋅等)。建議依產品標示劑量食用,一般為每日1–2次、飯後補充。
  • 液態萃取物或濃縮粉:適合在急需提升保護力或恢復期使用,但價格通常較高,苦味也較明顯。選擇時可留意是否標示多醣體或三萜類含量,以辨別產品濃度與效力。
  • 與其他營養素搭配效果更佳:靈芝可與維他命C、鋅、GABA 等成分搭配補充,有助於提升吸收效率與機能作用。尤其針對「免疫力」、「睡眠」為訴求的產品,常見靈芝與其他營養素組合設計。

補充靈芝時,建議避開空腹或與刺激性食品同時食用,以減少腸胃不適。對於體質較敏感者,初期可從低劑量開始觀察反應。

靈芝有副作用嗎?哪些族群要特別注意

雖然靈芝來源天然,在中醫中被歸類為「上品」藥材,但仍不代表所有人都能無條件補充。特定體質或用藥族群仍需審慎評估,以免出現不適或藥物交互作用。

  1. 體質敏感者:靈芝含有活性三萜類成分,部分人服用後可能出現腸胃不適、腹瀉或輕微頭暈,尤其空腹食用或初次接觸者建議從低劑量開始觀察。
  2. 免疫疾病患者:靈芝具免疫調節作用,若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(如器官移植、類風濕性關節炎等),可能與藥物產生交互影響,建議先諮詢醫師再決定是否補充。
  3. 孕婦與哺乳期婦女:目前對靈芝在孕期與哺乳期間的安全性仍缺乏足夠人類研究,因此不建議此類族群自行補充高劑量靈芝萃取物。
  4. 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者:靈芝可能具有輕微抗血小板聚集作用,若與華法林、阿斯匹靈等抗凝藥合併使用,需留意是否會增加出血風險。

靈芝適合哪些族群補充?

靈芝具備多醣體、三萜類與抗氧化物質等多重活性成分,適用族群相對廣泛,但補對對象、補對時機,才能真正發揮保健效果。以下為實務上常見的適用族群建議:

靈芝推薦一:熟齡族群(45歲以上)

隨年齡增長,免疫功能逐漸下降,靈芝的免疫調節與保肝潛力,使其成為熟齡族常見保健選項,特別是欲預防感冒、增強體力者。

靈芝推薦二:睡眠困擾或高壓生活者

靈芝含有可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成分,適合用於改善入睡困難、淺眠或壓力過大導致的身心疲憊,常搭配芝麻素、GABA 等成分使用。

靈芝推薦三:體弱或術後恢復期族群

靈芝多醣體可能幫助提升自然殺手細胞活性,有利於疾病後恢復期支持,亦可輔助營養補給與體力修復。

靈芝推薦四:易感冒、慢性疲勞族群

靈芝的免疫調節作用適合經常感冒、體力差、工作負荷重者,作為日常維持防禦力的補充基礎。

靈芝與其他保健成分能搭配嗎?

靈芝常見於複方保健產品中,與多種營養素搭配時能發揮協同作用。以下為幾種常見搭配方式與建議用途整理:

搭配成分建議用途與搭配優點
牛樟芝共同具備真菌類活性成分,適合加強肝臟保健、抗氧化調理
芝麻素協助調節自律神經與肝臟機能,與靈芝共同應用於睡眠困擾、情緒穩定配方
維他命C可增進植物性多醣體吸收率,提升抗氧化與免疫調節效果
鋅、硒微量元素支持免疫細胞功能,與靈芝合用可強化免疫系統運作與修復能力
GABA、色胺酸針對壓力型體質設計的複方,與靈芝搭配可應用於緩解焦慮與改善入睡品質

選擇複方產品時,建議確認成分標示是否清楚、劑量是否合適,並優先挑選通過檢驗的產品,才能真正吃出靈芝功效

靈芝與藥物會有交互作用嗎?

雖然靈芝屬於天然真菌來源,但因其具有調節免疫與抗凝特性,仍可能與部分藥物產生交互作用。以下是常見需注意的藥物類別:

  • 抗凝血藥物(如 warfarin、aspirin):靈芝部分成分可能影響血小板聚集與凝血功能,若與抗凝藥物併用,可能提高出血風險。
  • 免疫抑制劑(如 cyclosporine):靈芝具免疫刺激潛力,若與器官移植或自體免疫病患使用的免疫抑制藥合併,可能干擾治療效果。
  • 降血糖藥物:有研究指出靈芝可能具輕微降血糖作用,若與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併用,需注意是否有低血糖風險。

如有慢性病史、長期服藥或接受特殊治療者,建議補充靈芝前務必諮詢專業醫師或藥師,以確保安全不影響治療。

延伸閱讀:鋅的功效有哪些?專家解析7大鋅功效和富含鋅的食物

延伸閱讀:維生素B群是什麼?專家解析8大維他命B群功效和如何補充更好

參考資料:The anti-fatigue and sleep-aiding effects vary significantly among different recipes containing Ganoderma lucidum extracts

GABA助眠?專家解析4大GABA功效和與安眠藥、褪黑激素的差異

GABA是什麼?

GABA是什麼?GABA(γ-氨基丁酸)是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,主要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發揮抑制性作用。與一般用於蛋白質合成的胺基酸不同,GABA主要作為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參與體內代謝。它在中樞神經系統中扮演抑制性神經遞質的角色,幫助調節神經活動。當人體內GABA不足時,可能會引發焦慮、不安、疲憊和憂慮等情緒。長期處於高壓環境中的人群,例如運動員、上班族等,更容易出現GABA缺乏的情況。

4大GABA推薦功效

GABA功效1:幫助入睡

GABA功效有助於放鬆神經系統,減少焦慮和壓力,從而促進更快入睡和提高睡眠質量。

GABA功效2:維持精神旺盛

GABA的鎮靜效果可以減少過度的神經興奮,幫助穩定情緒,維持良好的精神狀態。

GABA功效3:增強體力

通過減少壓力和促進深度睡眠,GABA有助於提升體力和改善整體健康狀況。

GABA功效4:調節生理機能

GABA參與多種生理過程,包括調節血壓、增強免疫系統功能以及促進消化系統健康。

GABA、安眠藥、褪黑激素的差別?

GABA、褪黑激素、安眠藥這三者都是幫助睡眠的成分,但它們的作用機制、效果和使用情況各有不同。

成分原理副作用法規適用族群
GABA減少神經興奮性較少保健食品,不需處方睡眠品質不佳者、入睡困難者、高壓環境工作者、容易緊張、焦慮、無法放鬆者、更年期婦女
安眠藥抑制神經元活動依賴性、成癮問題、白天嗜睡、頭暈、記憶力減退藥品,需要處方需要快速解決失眠問題的患者
褪黑激素調節生理時鐘頭痛、憂鬱、噁心某些地區需處方,其他地區作為保健品銷售生理時鐘紊亂者,如時差困擾者、夜班工作者

GABA食品補充來源

  • 天然食物GABA推薦可以從一些食物中獲取,如綠茶、發酵食品(如味噌、納豆)、一些水果(如柑橘類)和蔬菜(如菠菜)。
    • 營養補充品:市面上也有各種GABA營養補充,可作為膳食補充的一部分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GABA營養補充品的效果因個體差異而異,應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使用。

可以從以下天然食物中攝取GABA:

食物類型食物名稱GABA含量特點
綠茶綠茶含有天然的GABA
發酵食品味噌富含GABA和益生菌
發酵食品納豆富含GABA和多種營養素
全穀類糙米(發芽)含有較高的GABA
全穀類大麥(發芽)含有GABA
水果橙子、檸檬(柑橘類)含有一定量的GABA
水果番茄富含GABA
蔬菜菠菜富含GABA
蔬菜土豆含有GABA
堅果和種子向日葵種子含有GABA
堅果和種子核桃含有GABA
乳製品酸奶(發酵)富含GABA

GABA臨床應用與研究

  • 焦慮和壓力管理:一些研究顯示,GABA營養補充品可能有助於減輕焦慮和壓力。
    • 睡眠問題:GABA睡眠有助於改善失眠和促進更好的睡眠質量。
    • 其他潛在用途:GABA還被研究用於治療其他神經系統疾病,如癲癇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(ADHD),但這些用途尚需更多研究來確認其有效性和安全性。

GABA在維持神經系統健康和情緒平衡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。如果考慮使用GABA營養補充品,建議先諮詢醫生或營養師的意見,以確保安全和有效。

推薦補充GABA的族群

適合補充GABA的族群

GABA推薦:睡眠品質不佳者

改善睡眠質量,幫助更快入睡。

GABA推薦:入睡困難者

減少入睡時間,獲得更深層的睡眠。

GABA推薦:高壓環境工作者

在高壓環境中保持冷静和專注。

GABA推薦:容易緊張、焦慮、無法放鬆者

舒緩情緒,減少焦慮和緊張。

GABA推薦:更年期婦女

減少更年期帶來的情緒波動和睡眠問題。

GABA的建議劑量與使用建議

族群建議劑量(每日)使用建議
一般健康成年人250-500毫克從較低劑量開始,根據效果逐漸增加
睡眠困擾者500-750毫克睡前30-60分鐘服用
高壓工作者250-500毫克在高壓時期定期服用

GABA副作用及注意事項

  1. 避免過量:過量攝取GABA可能會引起頭痛、頭暈、胃腸不適等GABA副作用ptt。
  2. 諮詢專業意見:在開始任何新的營養補充品前,建議先諮詢醫生或營養師。
  3. 監控效果:定期監控使用效果,若出現不適症狀,應立即停止使用並諮詢醫生。

不建議吃GABA的族群

  1. 孕婦與哺乳期女性:缺乏足夠的研究證實GABA對孕婦和哺乳期女性的完全安全性,因此建議這類族群避免服用。
  2. 低血壓患者:GABA具有放鬆效果,可能進一步降低血壓,對低血壓患者來說可能導致血壓過低。
  3. 正在服用降血壓藥物的人士:GABA可能與降血壓藥物相互作用,增加血壓過低的風險,建議避免同時服用。
  4. 正在服用鎮靜劑或抗焦慮藥物的人士:GABA的放鬆作用可能與鎮靜劑或抗焦慮藥物產生疊加效果,導致過度鎮靜或其他不良反應。
  5. 肝臟或腎臟功能不佳者GABA的代謝可能對肝臟和腎臟造成負擔,建議這些患者避免在無醫師監督下使用。
  6. 癲癇或其他神經系統疾病患者:GABA在神經系統中的作用對這些患者可能會干擾現有治療,應在醫師指導下謹慎使用。
  7. 憂鬱症或躁鬱症患者:這些患者對神經遞質變化更為敏感,GABA營養補充品可能影響他們的情緒狀態,建議避免服用或在醫療監督下使用。

GABA什麼時候吃?

GABA營養補充品的服用時間會根據其用途有所不同。以下是建議的服用時間:

  • 促進睡眠:如果主要目的是改善睡眠質量,建議在睡前30-60分鐘服用GABA,有助於放鬆身心,幫助入睡。
  • 緩解壓力:若是用於緩解壓力或焦慮情緒,可在壓力較大或感到焦慮的時候服用,例如工作前或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前,但要避免在需要高度集中精神的場合中服用,以免過於放鬆。
  • 日常保健:若是日常保健,則可以在早上或下午服用,這樣可以幫助穩定情緒,但不會對晚上睡眠造成影響。

另外,建議避免空腹服用GABA,以減少腸胃不適的風險。如有特殊健康需求,最好在醫師指導下進行使用和選擇服用時間。

延伸閱讀:南瓜籽油是什麼?功效、補充方式與適合族群一次看懂

延伸閱讀:2025年6款熱門魚油推薦|專家解析魚油功效和怎麼吃最好

參考資料:

  1. https://www.verywellhealth.com/ways-maca-may-benefit-your-health-89573?utm_source
  2. 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 (USP) Safety Review of Gamma-Aminobutyric Acid (GABA)